北京大学智慧校园系统:数智化转型的创新标杆
——融合智能技术与人文底蕴的软件生态体系
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引领者,北京大学近年来以“燕云通”系统为核心载体,整合腾讯云、工商银行等顶尖技术资源,构建了一套覆盖教学、科研、管理、生活全场景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。该系统基于企业微信本地化部署与云原生架构,打通校内30余个平台、100+功能模块,实现了数据互通、服务协同与资源聚合,标志着高校数智化转型迈入“以人为本、场景驱动”的新阶段。
一、核心功能解析:打造全场景智慧校园生态
1. 智能协同办公平台:打破信息孤岛
“燕云通”系统深度融合企业微信生态,提供即时通讯、音视频会议、文档协作等一体化服务,并与北大APP、教务系统、实验室安全巡查系统无缝对接。例如,教师可通过平台实时调取学生考勤数据、实验室设备状态,管理人员可跨部门协同处理财务报销、科研立项等流程,效率提升40%以上。其特色在于:
2. 智能教学资源整合:重构教育模式
依托全媒体智慧教学资源管理平台,北大整合306间录播教室资源,构建了覆盖2800+讲座视频的云端知识库。其亮点功能包括:
3. 智能安防与生活服务:构建平安校园
校果科技捐赠的AI安防系统与“燕云通”深度整合,形成三大保障体系:
二、技术架构创新:奠定行业领先优势
1. 混合云双擎驱动
系统采用“私有云+公有云”混合架构:核心数据存储于校内私有云(自主可控),非敏感业务部署至腾讯云(弹性扩展),既保障数据主权,又实现峰值流量下的资源动态调配。例如,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峰值并发量达10万人次,系统仍保持99.99%可用性。
2. 微服务化敏捷开发
通过Kubernetes容器化管理与微服务框架,实现功能模块快速迭代。典型案例如“学术会议管理模块”从需求提出到上线仅需2周,支持论文投稿、议程发布、线上直播等全流程。
3. 数据中台赋能决策
构建覆盖50万+数据节点的分析模型,产出三大价值:
三、差异化优势:定义智慧校园新标准
1. 人文与技术深度融合
区别于同类产品的工具属性,“燕云通”强调文化传承:
2. 校企协同创新模式
与腾讯共建“智慧校园联合实验室”,形成“需求-研发-反馈”闭环:
3. 安全与扩展双维保障
通过三大机制构建护城河:
四、下载与部署指南
适用对象:北大师生(校内账号自动开通)、合作院校(需申请接入权限)。
客户端支持:Windows/macOS客户端、iOS/Android移动端、微信小程序。
特色服务:
北京大学智慧校园系统不仅是技术工具,更是教育理念的载体。其以“数据驱动服务、智能赋能人文”为核心,为全球高校提供了数智化转型的中国方案。未来,随着“燕云通”二期工程的推进,北大将继续探索元宇宙教室、区块链学分认证等前沿领域,引领智慧教育新范式。
> 引用来源: